小9直播官网-全国闪式提取器多级闪蒸器厂家直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海水用途知多少?仔细地了解刚出炉的《2016年海水利用报告》吧
作者:小9直播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22 11:40:24

  7月1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与往年相比,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规模如何?在沿海城市中分布有没有新变化?又出现了哪些海水利用新技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了《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统筹部署未来5年我国海水利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海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写入科学技术创新、海洋经济、全民节水、工业绿色发展等多个部门规划,并列为“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支持的三大产业之一。

  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岛积极地推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模式创新。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个,产水规模1188065吨/日;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1201.36亿吨,新增海水冷却用海水量75.70亿吨/年。

  沿海各地不断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打造海水利用产业集聚创新平台,国家海洋局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破土动工,杭州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投产。海水利用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新发布标准15项,包括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2项、区域标准1项。

  截至2016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在沿海9个省市分布,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大多分布在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135730吨/日,主要分布在浙江、山东、辽宁和海南。

  反渗透(RO)、低温多效(LT-MED)和多级闪蒸(MSF)海水淡化技术是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有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6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112个,产水规模812615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68.40%;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16个,产水规模369150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31.07%;应用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1个,产水规模6000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0.50%;应用电渗析技术的工程2个,产水规模300吨/日,占全国总产水规模的0.03%。

  2016年,我国积极推动海水淡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国家海洋局、财政部批准支持了“新型海水淡化装备创新服务平台”“海水冷却塔塔芯构件产业化”等10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利用绿色制造工程专项支持“零能耗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关键工艺突破”项目立项建设。“基于钢铁流程余热利用的海水淡化研发技术及示范”等海水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立项支持。

  海水淡化水的最终用户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用水,另一类是生活用水。截至2016年底,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 包括火电企业、核电企业、化工企业、石化企业和钢铁企业 )的工程规模为791385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6.61%。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规模为392705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3.05%。用于绿化等其他用水的工程规模为3975吨/日,占0.34%。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主要由投资所需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2016年,海水淡化产水成本约为5~8元/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平均为6.22元/吨;千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平均为7.20元/吨;部分使用本厂自发电的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能够达到4~5元/吨。

  2016年,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的能源供给以电力为主。在海水淡化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耦合技术探讨研究应用方面,新建成100吨/日厦门小嶝岛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工程,海洋平台核能海水淡化系统完成试验样机方案设计。

  海水直接利用最重要的包含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和大生活用海水等,应用上以海水直流冷却为主。

  2016年,海水冷却技术在我国沿海核电、火电、石化等行业得到普遍应用,年利用海水量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底,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为1201.36亿吨,年新增用量75.70亿吨。

  截至2016年底,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1个沿海省区市均有海水冷却工程分布。海水循环冷却工程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

  国内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基本成熟,主要使用在于沿海火电、核电及石化、钢铁等行业。2016年,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均有核电机组运行,年海水利用量达到470.51亿吨,占总量的39.16%。

  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循环冷却工程17个,总循环量为124.48万吨/小时,新增海水循环冷却循环量24.10万吨/小时。

  大生活用海水是指用于公共及住宅卫生间便器冲洗等用途的海水。2016年,没有新增大生活用海水工程。相关单位重点围绕沿海居民对海水多途径利用的迫切需求,在居民区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材料及装备研究,海水冲厕、娱乐、景观、空调一体化多用途综合海水利用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推进了有关工作。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最重要的包含海水制盐、海水提钾、海水提溴、海水提镁等。2016年,除海水制盐外,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钾,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天津、河北、山东、福建和海南等地。

  在浓海水综合利用及产品高值化产业化技术探讨研究方面,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浓海水制卤、苦卤结晶纯化及产品高值化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通过中期检查,完成了光卤石连续结晶纯化产业化建设、光卤石热分解制备食品级氯化钾联产氯化镁中试设计、食品级氯化钾产业化工程建设。部分企业围绕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